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。近年来,陕西以扩大开放为导向,稳步扩大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,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。
作为内陆省份,陕西如何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?4月25日至26日,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联合省工商联,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学者就“推动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”在西安开展调研。
加强中欧班列各枢纽间的合作
推进集装箱物流智能化建设
“长安号一年运力大概是多少”“货源主要来自哪些地方”“在对外运输中还有哪些困难”……调研组边问、边看、边听、边记,详细了解集结中心建设情况。
当前,随着中欧班列开行范围不断扩大、运量持续增长,运力紧张成为制约中欧班列发展的因素之一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造成运力紧张的主要卡点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上,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及时跟进,导致列车换装时间较长,降低了运输速度,影响了班列作用的发挥。
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高健建议,应继续扩大对口岸设施的规划投资,鼓励并帮助沿线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、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,在重点地区投入厂站、车板、集装箱等关键资源。加强中欧班列各枢纽间的合作,通过信息共享、资源共享、协同运作等方式优化运输网络,提升整体效率。
“要持续巩固中欧班列的良好发展态势,提升配货效率、集结效率和下沉到海外口岸的效率,释放强劲‘西引力’,打开陕西对外开放新局面。”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运林说。
为进一步拓宽国际贸易通道,除了依靠长安号铁路运输外,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还设立了“一带一路”海铁联运中心,实行海运和铁路有效衔接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模式。
“我们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,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,通过‘一站式’交接运输,降低人工、时间、包装成本和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换装成本。”西安港远海国铁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,目前公司正在推动集装箱物流向智能化发展,力求实现集装箱作业的三维动态实时管理。
王运林认为,集装箱物流的智能化提升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,应融合北斗和GPS卫星定位系统,实现集装箱的实时追踪、位置监控、路线优化,为物流企业和货主提供准确、及时的位置信息,提升物流效率,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。
发挥商业集聚作用
培养特色涉外法治人才
目前,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仓储和运输作用发挥明显,但商业集聚作用发挥不够,且中心未实现市场化运作,自身商业“造血”功能不足。
省政协委员、陕西瑞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争光建议,应不断挖掘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商业功能,将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成大型市场集采中心,定期举办展会活动,开办餐饮、商贸实体店,吸引全球客商云集于此。
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单英骥建议,发挥功能集成优势,加快集结中心支撑项目建设,提升班列集结能力,优化班列境外资源配置等服务效能,促进“班列+产业+贸易+物流”等融合发展。探索实施“二手车出口+保税+中欧班列+启运港退税”业务模式,打造以面向中亚五国为重点的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二手车出口集结中心,打造西安空港枢纽卡车航班中心,实现空—公—铁多式联运枢纽协同联动,提升城市、城际和国际物流集散中转效率,构建承东启西、链接南北、辐射全球的综合型物流枢纽。
近些年,随着我国同国际社会互联互动越来越紧密,对涉外法律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据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工作人员反映,涉外法律人才短缺仍是目前制约涉外法律服务的最大短板。
省政协委员、西安盈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苟俊杰建议,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库,加强与高校、研究机构的合作,加大国际法、国别区域法课程的设置力度,增加非英语语种法学教育,加强国际关系、国际经贸等课程的教学,鼓励法学专业学生修读多语种课程,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、专业素质过硬、通晓国际规则、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。
建立海外市场信息共享平台
指导企业做好国际市场风险防范
企业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。为进一步了解外贸外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,调研组走访了华羿微电子、西安betway必威(中国)官方网站、施耐德电气等企业,了解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情况。
西安betway必威(中国)官方网站是一家专注于核酸检测、分子诊断领域仪器试剂的研发生产及整体方案提供的公司,产品销往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
“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、拓展国际订单,这就需要获取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。”公司负责人说。
省总商会副会长雷振龙建议,应通过主动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、建立海外市场信息共享平台,提升海外市场信息服务供给能力,提供更多海外商务咨询服务,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海外市场需求,指导企业做好国际市场风险防范。多元化开展经贸促进活动,多渠道组织企业在境外参展办展,持续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,为企业更好“走出去”提供坚实保障,助推陕西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